基于IP承载技术的软交换汇接网及网管组网方案研究
【摘要】随着IP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无线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无线业界一致决定3G核心网向全IP方向发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IP承载技术的软交换汇接组网及网管组网解决方案。该方案提高了网络利用率和网络投资效益,充分发挥了软交换和IP承载网技术的优势,满足了中远集团的需求。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下一代网络;串联网络; IP承载网
基于IP承载网的软交换汇接网及网络管理技术研究
张伟
(北方民族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银川 750021)
摘要:随着IP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无线数据流量的巨大增长,无线行业正在将第三代(3G)核心网(CN)向全IP技术演进。本文提出了整个软交换汇接网的相应策略以及基于IP承载网的网络管理技术。该项目提高了网络可用性和投资效益,充分发挥软交换和IP承载网技术的优势,满足业务长远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下一代网络;汇接网络;IP承载网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有的信息网络,无论是电信网、计算机网还是有线电视网,都不可能以其中一种网络作为基础平台来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然而,随着近年来IP化的发展,人们真正认识到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最终将融合成统一的IP网络,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网”融合趋势。 IP协议使得各种基于IP的服务能够在不同的网络上互操作。它拥有三大网络都能接受的统一通信协议,从技术上为下一代网络(NGN)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根据。 NGN的综合服务提供使运营商能够通过单一网络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1][2]。
2.软交换汇接组网解决方案
2.1汇接网络建设
中长途软交换网络的建设将采用相对独立的组网方式。 TMGW/SG通过E1中继电路和7号信令链路与本地区移动网络中的MSC、IGW或STP相连[3]。
2.1.1 通信网络组织
本地TMGW/SG与各移动网络的MSC、IGW建立直接中继电路,MSC、IGW将省际、区域内的长途呼叫一次性发送到软交换网络。一定比例。
为了避免传输中断对业务的影响,省级TMGW/SG与移动网络的TMSC之间设置少量备份电路。一旦主叫省级TMSC S在选路后发现对端TMSC S或TMGW不可达,则主叫TMSC S在第二次选路时,由控制区域内的TMGW将呼叫发送至本区域内的TMSC,此时畅通无阻由TDM汇接网络。
2.1.2 信令网组织
如果TDM交换机与TMGW/SG之间的中继电路数量达到或超过8个E1,则可以在TDM交换机与TMGW/SG之间建立直通信令链路,并且可以选择两者之间的2个E1各一个干线中的64kb/s电路充当信令链路。
如果TDM交换机与TMGW/SG之间的中继电路数量小于8个E1,则TDM交换机与TMGW/SG之间的信令消息将通过省移动网络的1对STP进行传输,即,TMGW/SG也需要连接到省内的STP。
2.2 LAN物理组网结构
设有TMGW单TMG局点,1个局点配置2台T64G交换机及业务设备。典型拓扑采用“嘴+倒三角形”结构。媒体流量从MGW的GE接口直连IP承载网的PE路由器。在网络层面,业务设备、接入业务设备的LAN、CE共同构成接入层站点。每台T64G交换机可提供44个FE接口、4个GE电口、12个GE光口,充分满足设备组网需求。
2.3以太网交换机接入
每个办公地址配置两台Lan Switch。 Lan Switch-itch工作在二层模式,用于汇聚信令面、计费、网管口流量,通过GE接口接入IP承载网。两台 LAN 交换机通过多条 FE 链路连接。 Lan Switch配置LACP协议,将Lan Switch之间的多条物理链路捆绑为一条逻辑链路,保证Lan Switch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与IP承载网PE进行锯齿形连接。
ZXWN核心网产品没有内置Lan Switch-ch,因此配置的Lan Switch不需要启用STP协议。
3。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根据汇接软交换网络大容量、多局址、网络结构的特点,汇接软交换网管系统分全网集中网管OMC和设备本地两个层次构建。运维OMM[4]。
OMM组网方案:通过OMM实现机房本地运维功能。 OMM采用Server/Client架构,包括一台现成的PC服务器作为OMM Server,一台或多台PC作为客户端LMT。配置 LMT有两台,一台LMT同时作为OMC的反拉取客户端。
OMC组网方案:OMC采用Server/Client架构,包括一台在线UNIX小型机作为OMC Server,一台或多台PC作为客户端。该项目配置了五个客户端。根据汇接软交换网络工程建设的要求,建设一对OMC Server,分别接入由IP承载网划分的MPLS-VPN网络,作为整个汇接软交换的综合网管系统。切换网络。
OMC、OMM、OMC客户端、OMC客户端均接入易辉网管单独划分IP承载网的MPLS-VPN网络。
本地运维组网方案:
通过OMM实现机房本地运维功能。 OMM采用Server/Client架构,包括一台PC服务器作为OMM Server,一台或多台PC作为客户端LMT。本项目配置两台LMT,一台LMT同时作为OMC的反牵引客户端。
OMM支持LAN组网,提供二平面和双平面组网方式。推荐双平面组网。 OMM网络配置两台交换机组成双平面。交换机通过一对分层连接形成互为备份。交换机通过划分多个VLAN的策略,将业务平面和网管平面进行逻辑分离,保证整个网络的通信安全。 。
OMM涉及MPLS-VPN网络和网管内网VLAN。 MPLS-VPN网络IP地址规划根据实际组网需求进行设置。
OMM组网方案:MGW建在独立机房。本地机房搭建一台OMM Server和两台LMT,实现本地运维。其中一台LMT还充当安全工作站(与总部设置的安全服务器同步,完成病毒库和操作系统补丁的更新)。
OMC组网方案:OMC采用Server/Client架构,包括一台在线UNIX小型机作为OMC Server,一台或多台PC作为客户端。该项目配置了五个客户端。根据汇接软交换网络工程建设的要求,建设一对OMC Server,分别接入由IP承载网划分的MPLS-VPN网络,作为整个汇接软交换的综合网管系统。切换网络。
目前每个省配置2套OMC搬迁终端OMC客户端,建议放置在维护中心;每个网元配置2套维护终端,建议每个网元在软交换机房保留1套本地维护终端。方便软交换系统调试和维护的终端;其他维护终端可远程放置在维护中心。
组网方式如下:OMC客户端和远程LMT放置在维护中心。维护中心可以直接接入MPLS-VPN,也可以通过MPLS-VPN与TMSC、TMGW相连。用户主要在维护中心进行操作和监控。针对这种组网需求,维护中心机房需要配置一套路由器。
4。本章小结
为了满足未来几年电信级业务网络IP化演进过程中对IP承载的需求,支撑软交换、3G、IMS等网络的长期演进和IP化的发展针对电信级公共数据业务,本文提出基于IP承载技术的软交换汇接网和网管组网方案,利用IP承载网MPLS VPN实现网管终端与网管中心的数据交互以及设备的操作、管理和维护。在省内,采用长途软交换网络系统OMC,实现分散、分域的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H.Aghababaeian。 “构建下一代多重播放和多层IP网络”。伊朗电信会议 (ITC),2010 年。
[2]韩秀娟,谢献忠.下一代网络NGN及其研究进展[J].通信技术,2007(12).
[3]张云勇.电信级多业务IP承载网需求及关键技术[J].移动通信,2007(10).
[4]李红双,冯志杰.带外网管在IP承载网中的应用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1(01)。
基金项目: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科研项目(2010Y031)。
作者简介:
张薇(1981—),女,辽宁黑山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通信网络技术、通信信号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