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测绘实习报告总结4篇总则
实习的目的是提高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丰富实际工作和社会经验,掌握操作技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了让大家对写测量实习总结有更全面的了解,这里给大家分享4篇2022年测量实习报告总结,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启发。
测量实习总结第1部分
从上周开始,我们开始学习经纬仪的实际操作。收到仪器后,大家开始熟悉它的各个部件和功能。经纬仪主要用于角度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都可以用经纬仪测量。另外,经纬仪还可以代替水平仪来测量高度,经纬仪还可以用来测量距离。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会了仪器的实际操作,还学到了一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团队合作、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细心不马虎的工作精神。
经纬仪的操作分为经纬仪的摆放、瞄准和读数。其中,落点是瞄准和阅读的基础。只有安装了经纬仪才能获得正确的读数。测量结果有效、可用。结果可用于实际工程和其他项目。因此,经纬仪的放置至关重要。
经纬仪有两种安装方式,分为垂直球对中法和光学对中法。其中,光学定心方式的误差小于1mm,精度高于垂直球定心方式。本次实习我们采用的是光学对中方式。光学定心法的主要步骤为:粗定心、精定心、粗整平、精整平、再精定心。最后一步是再次精调中心,因为在前面的粗调平和精调平过程中,原来对准的仪器会再次出现偏差。因此,最后还要进行一次精细对准,以确保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居中。
瞄准和阅读也很难掌握。由于大气等原因,对准过程中目标可能会发生晃动。这是测量中相对较大的误差源。因此,测量的最佳天气是阴天。为了瞄准目标,首先要进行粗瞄准,这是使用望远镜上的粗瞄准镜来完成的。将粗略瞄准镜中“瞄准三角形”的尖端与您要瞄准的目标区域对齐。粗略的目标,或者说粗略的目标,已经准备好了。粗略瞄准后,通过望远镜瞄准目标,调整目镜焦距,直至目标清晰可见。这时,用望远镜中的十字线夹住目标,这样瞄准就更准确了。对准后,即可从读数板上读取。
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轮次测试法。当精度要求较高时,我们还可以对目标进行多轮测量,以尽量减少误差,达到更高的精度。二是定向观察法。该方法一般在有多个测量目标时执行。首先进行测试轮上半部分的测量(左面瞄准点的测量),然后进行测试轮下半部分的测量(右面瞄准点的测量)。如果对精度要求较高,可以对目标重新测量一轮或多轮。事实上,这是圆形测试方法在测量多个目标时的又一应用。
测量垂直角度时主要要注意的是数据处理,这方面很容易出现误差。数据处理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差:仪器误差、准直轴误差、水平轴误差、垂直轴误差、读数误差。仪器误差和几个轴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放置时不符合标准造成的。也就是说,对中和精度步长必须精确控制,以免仪器在测量时总是不水平或在使用仪器时不符合轴的几个标准。这导致测量数据存在较大误差。阅读错误是由于个人阅读的主观意识造成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数字的估计有不同的标准。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读取错误。对于经纬仪的检验和校准,其轴线应满足以下六个条件,即
①管道水平轴线应与垂直轴线垂直;
②垂直十字线应垂直于水平轴;
③准直轴应与水平轴垂直;
④水平轴应与垂直轴垂直;
⑤垂直指标差_应为零;
⑥光学对中器的准直轴与垂直轴重合。
只有满足这些标准,才能认为仪器的安装符合标准。只有测量,才能测量出准确的数据。
使用经纬仪测量距离的方法与水平仪类似。这是通过读取目标点处的水平杆并将电线从望远镜上上下放置在水平杆上来完成的。距离是根据读数的差异计算出来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垂直角度的差异来计算测距距离。计算目标点与同一垂直线上的另一点之间的角度 a,并测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h。那么距离测量L在数值上等于角度a和h的余切值的乘积。这种方法体积比较大,计算也比较麻烦,所以像水平仪一样测量距离就比较简单。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掌握了如何操作仪器,进一步掌握和了解了仪器,以及如何将其用于实际机器用途。实习期间,我们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经纬仪的使用,还有数据处理、仪器误差的检查和修正、如何更好的使用仪器,使其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等。这次实习也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比如基础不够扎实,运营过程中的配合不是很好等等,这些我们以后还需要改进,做得更好。
当然,这次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认真工作、不马虎的态度。也让我们明白,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才能提高自己,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足。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收获很多,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进一步。
测量实习总结第2部分
1.实习任务
使用自己熟悉的编程语言实现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并求解该照片的6个外方位要素,、、ω、κ,实习报告样例: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2。实习目的
1。深刻理解单一照片空间后方切除的原理和意义;
2。当存在冗余观测值时,迭代后利用最小二乘平差法寻找外方位元素的最优值;
3。熟悉VC编程方法,使用编程实现计算。
3。实习原则
基于单幅影像,从影像覆盖的地面范围内的几个控制点的已知地面坐标和对应点的影像坐标测量值出发,基于共线条件方程,求解航拍问题图像摄影 此时图像外部方位角元素的共线条件方程为:
_-_0=-f_[a1(_-_s)+b1(Y-Ys)+c1(Z-Zs)]/[a3(_-_s)+b3(Y-Ys)+c3(Z -Zs)]
y-y0=-f_[a2(_-_s)+b2(Y-Ys)+c2(Z-Zs)]/[a3(_-_s)+b3(Y-Ys)+c3(Z -Zs)]
其中:
_,y为像点的像平面坐标; _0,y0,f为图像的外方位元素;
,, 是相机点的物空间坐标; _、Y、Z 是物体空间点的物体空间坐标;
旋转矩阵R为;
由于该共线条件方程是一个非线性方程,因此先将其线性化,并用泰勒展开式得到:
=(_)-_++++++++
=(y)-y++++++++
图像点观测值一般视为等权,即P=I;
矩阵形式:V=A_-L,P=I;
通过间接调整,为了提高精度,增加了冗余的观测方程。根据最小二乘平差原理,可以计算出外方位要素的修正数。迭代计算后,每次迭代都将未知数的近似值与上一次迭代计算出的修正数之和作为新的近似值。重复计算以找到新的校正数。重复该方法直到校正数量小于一定限度。 。
4。程序框图
输入原始数据
缩小像点坐标_,y
计算并确定初始值,,,,
形成旋转矩阵 R
计算 (_)(y) 和
逐点建立误差方程并归一化
您点击了所有内容吗?
解方程并找出未知修正数
计算校正后的外部方向元素
未知数修正数<极限差?
整理并输出计算结果
正常结束
异常结束
输出中间结果和错误信息
迭代次数是否小于限制?
没有
没有
没有
是
5。计算结果
1。像点坐标、地面坐标
积分
图像点数_ y _ Y Z
2 照片中的方向元素:f = 153.840 _0=y0=0
摄影比例:1:2500
运行结果:
6。数据_
选择第6张照片进行计算,迭代次数为2次。经过比较,发现计算出的6个外方位要素与给定的参考值相差很小,计算结果满足要求:线要素误差小于0.5米;角度元素的误差为30秒。
计算其精度可以通过正规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矩阵的逆矩阵(A)-1来求解。此时,视点的坐标是具有同等精度的不相关观测值。因为逆矩阵中第i个主对角线上的元素Qii是正规方程中第i个未知数的权重倒数,如果单位权重的误差为m0,那么第i个未知数中的中位误差未知的是:
mi=
当有n个控制点参与空间后方交会时,单位权重误差可按下式计算:
m0=
要求:线元精度为m_,高于0.05米;角元精度高于0.00003弧度。计算结果均符合标准。
在本次计算中,我使用了所有给定的控制点,并且用于空间后方交会的控制点应避免位于圆柱面上,否则解将不唯一。选择点时,还需要避免选择过于聚集或位于直线上的点。所选的控制点最好分布在照片的四个角。而且数量充足,有利于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迭代时,选择的控制条件不同,迭代次数也略有不同,所以最终的结果会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线单元的校正数小于0.01m,角单元的校正数小于0.1’。
提供的 _ Y Z 是地面测量坐标。当带入共线方程时,需要将它们转换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交换_Y的值来达到坐标转换的目的。它的单位是米,而像点坐标的单位是厘米,所以坐标单位需要统一。
这次实习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经历了几次数据变更,所以程序也修改了好几次。从最初的直接输入数据,到后来可以自行读取数据,并可以选择计算出的照片。功能包括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也对空间后方交会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对共线条件方程的应用和各个量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受益匪浅。
2022 年测量实习报告摘要第 3 部分
1。实习目的
1。能够结合水平仪的安放、调平、瞄准测量任意两点的高差,掌握水平仪的操作、使用和维护方法,熟悉水平仪路线的布置形式;
2。掌握经纬仪的定心、整平、瞄准,掌握水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掌握经纬仪的操作、使用和维护方法;
3。通过实习,熟练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4。掌握用钢尺测量距离的方法;
5。使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测量和绘制地形图
6。熟练掌握小区域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的布图和计算方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7。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8。培养热爱专业、热爱集体、艰苦奋斗的精神,逐步形成严谨务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2。练习装备
DS3型微倾斜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水平尺、30m钢尺、基准、绘图纸、铅笔、橡皮等
3。实习任务
1。控制点高程测量
2。垂直角度测量
3。水平角测量
4。电线长度测量
5。闭线行业测量
6。数据整理与计算
7。地形图测绘
4。实习内容及要求
1。平面控制测量
根平面控制测量一般采用闭合线。
(1)测点选择:根据测量目的和测区地形,制定导线布置,现场选择导线点并设置标志。选择站点时请注意:
l 相邻点应可见,以便于角度测量和边缘测量;
l点应位于有坚实土壤的地方,以便于点标记的保存和仪器的放置;
l导体的边长应近似相等,以保证测角精度一致;
l引导点应选择在周围地形开阔的位置,这样在测绘时才能充分发挥控制点的作用;
l导体点数量要充足,密度要均匀,以利于对整个测区的控制。
(2)水平角观察:用经纬仪测量导体转角2圈。
(3)边长测量:可以采用经纬仪视距法测量导体的边长,需要往返测量。
(4)导体结果计算:首先检查并验证现场测量数据。如果观测(www.seete.net)结果合格,则调整闭合误差,然后根据初始计算数据计算出控制点的坐标。
(5) 注意:照准目标时必须消除视差。观察水平角时用垂直丝照准目标,观察垂直角时用水平丝照准目标。
读取立板读数时,立板指示液位管的气泡必须居中。
2。高度控制测量
(1)现场测量
现场测量使用的DS3级应按照四级液位测量要求进行。
(2)内部计算
现场观测结果验证满足要求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观测高程计算闭合水准线的平差结果,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3) 注意事项
取中线读数前,水平管气泡必须居中;水平杆必须直立。
3。地形图测绘
(1) 图纸准备
先用对角线法绘制方形网格,然后显示控制点。显示点后,检查它们。使用比例尺测量图纸上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与实际测量的距离进行比较。
(2) 步数测量
逐步测量采用经纬仪和量角器方法。根据视距测量原理,测量并计算标尺点与测量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并按极坐标法将每个标尺点显示在图纸上。并标明海拔高度。
?点,该地貌为其地形线上的坡度变化点。断台阶点的间距要求地图上每隔2-3cm一个点,即间距为15m。
b) 制图时的间距:地物点应小于60m,地形点应小于100m。
c) 进行地形测绘时,应遵守《1:500、1:1000、1:20__比例尺地形图图示》中的相关规定。
d) 注意:
l测量时,仪器在海图上的对准误差不应大于0.05Mmm(M为测量比例尺);
l放置仪器时,将其定向到较远的控制点并检查较近的控制点;
l测量十多个点后,应进行回零检查。用经纬仪重新瞄准定向点,检查水平读数板上的读数是否为0.00'00",回零差不应超过4';
l在平坦地区,有条件时可采用经纬仪“平读法”。 “平读法”的步骤是:瞄准直尺→读水平刻度盘读数→读水平距离→读中心线读数v→计算H。
5。测量精度要求
1。往返距离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
2。水平仪高差测量中,高差闭合误差在±12nmm或±40Lmm允许值以内;
3。测量内角时,测量圆上、下半部的角度值之差不得超过±40``。
6。实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测量误差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
(1)。仪器误差(由仪器本身决定,是误差的客观来源)。
(2)观测误差(由人员技术水平造成,是主观误差的来源)。
(3)外部影响误差(受温度、大气折射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断变化且难以控制,属于可变误差源)。
2。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1)选择仪器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减少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数学方法处理数据,减少误差,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校正、尺长校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7。计算结果及图表(见附表)
8。实习经历
工程测量实习是所有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课程。虽然我们在工程测量课的时候也做过一些测量,但那些实验主要是专门针对某个测量领域来做的。我们总觉得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的能力,所以我个人认为做好这次实习是有必要的,不仅仅是因为一门课程但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一些测量经验。本次测量天气炎热,天气情况复杂。其中考试是穿插进行的,所以我们能够进行为期一周的测量的时间非常少,所以本次测量我们一共测量了四次。此次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绘制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我们选择的地点在二教学实验楼。
通过这次实习,巩固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掌握了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同时也有机会学习如何绘制地形图。这次测量实习除了获得了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外,还重点培养了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了我们在测量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熟练运用测量仪器。使用技能,提高了数据计算能力和对数据的敏感性,对小区域大比例地形图测绘全过程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
衡量实习是团队的努力。我们团队有 15 名成员。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各自的优势都不同。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益。我的主要任务是使用仪器测量水平距离。测量主要是完成控制点的选择。由于二教学实验楼地形不同,考虑到控制点应选择在相互接触良好、地形平坦、分布均匀的位置,角度和距离已保存并测量。我们互相商量,最后决定了。我个人认为除了一些个别控制点的选择之外,其他都非常好。毕竟二教学实验楼树木较多,且有台阶,高差较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测量过程中的某些点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由于控制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加上对操作缺乏了解、对仪器不熟悉以及对某些方法的讨论,导致控制点的测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最后,控制点的测量终于完成了。测量。
由于我们平时锻炼的机会很少,所以我们很珍惜这次实习。该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进行独立观察并记录每个站点。经纬仪测量全部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千万不要在没有检查上一步的情况下衡量下一步,检查每一步,回来后为内部业务进行准确的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防止错误积累及时发现错误可以提高测量效率,避免测量不准确而需要重新测试。即使重考,我们态度也很严谨,有错就返工。我们绝不会马虎。直至满足测量要求。我们知道工程行业需要细心、耐心、毅力和严谨的态度。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顺利进行,少走弯路。例如:进行测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基准应保持直立,并尽量避免晃动。如果有晃动,请在数据最小时读取。读数前一定要将视野中的气泡调平(两边的线重合),否则误差会很大。
(2)用经纬仪测量角度时,如果目标较小,请将单线与目标重合。如果目标有一定的宽度,可以用双线夹住目标。
(3)测量时要小心,因为如果轻轻碰触仪器,就需要重新调整对准水平,否则会造成数据错误,还可能对仪器造成损坏。
(4)每位成员在读取数据时一定要细心,不仅准确,而且要果断,不能犹豫。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最终结果作废。
(5) 选点非常重要。点必须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点数越多越好。相反,选择太多无用点,不仅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会因为点太多、杂乱而造成很大的误差。
(6) 先确定道路和主要建筑,然后添加其他次要方面。这样不仅清晰,而且有利于绘图的准确性以及随时对比实物和图形,验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或不。我们还需要充分了解测量范围,以避免遗漏或重新测试。
(7)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是保证。通过每个队员的团结努力,当我们完成了测量工作,看到我们画的图纸时,每个人都兴奋不已。当我们组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测量经验时,大家都觉得收获很大。有人说,仪器的显示点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人说测量的中点不宜设得太远。即要有一颗爱护仪器的心,爱护我们使用的仪器。在学校如此,进入职场后更是如此。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等等。
想想每个人每天是如何携带仪器进行测量的。如果计算出的误差较大,我们一起讨论修改。如有必要,我们会不厌其烦地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可以很努力的。还向别人学习了以前不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处理、碎片点的简化观察、以及一些绘图问题,这些都在测量中得到了解答。
总之,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个人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课本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也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此外,团队合作也非常重要。我相信这为我以后的团队合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测量实习总结第四部分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如果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那就说明我们什么都没学到。实习就是把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两周的实习期间,我们组一共进行了三场主要的实习。
一是5月18日至21日,使用DJ-6型大地经纬仪进行指挥测量和建筑施工放样。本次内容是在学校正门内的广场进行的。根据实习安排的要求,我们组在进行线材测量时,共进行了6站、2轮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之后,我们开始对建筑物进行放样。我放置了两栋建筑物,(1)使用目标点f23和f20放样建筑物n; (2) 用f22、f21点放样o号楼。
第二次是5月22日至25日,使用ds-3大地水准仪进行课外水准测量。本次内容以燕山校区为中心进行。测量路线为闭环,共6个点,每个点有一个往返测量。往返测量距离约为4.3公里。我在满足规格的情况下测量了至少2公里。
第三是5月27日地形图的识别和等高线的描绘。本次内容是在梧桐镇附近的山上进行的。按照实习要求,我仔细辨认了地图上的图标和物体。我们到等高线图上标注的位置仔细观察地形,并在图上一一标记。
实习的所有主要野外测量和观测都完成后,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整理测量和观测数据,绘制等高线等,就这样,实习仅用了两周就结束了。整个实习过程,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个。经历风雨
实习期间,天空并不美丽。无论我们是使用经纬仪进行指挥测量、建筑物放样还是外部水准测量,我们都会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使用经纬仪。特别是外部水准测量时,航线环境相当复杂。泥泞的路上,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尽管有时雨太大而无法进行测量。但只要雨足够小,我们小组就会继续测量。风雨中,尽管全身湿透,我们还是撑着雨伞,保护乐器不受潮;风雨中,我们拿着一块沾满泥的木板,让乐器站立得更稳,尽管鞋子沾满了泥; ,我们一路前行,完成了测量任务,尽管脚下的路漫长而坎坷;我们经受住了风雨,证明我们能行,我们能吃苦。这是一种体验。
两个。团结就是力量
有人惊叹为什么我们测量得这么快,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而不是孤军奋战。安装仪器、调整三脚架时,大家都束手无策。你观察,我数数。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有问题我们一起思考,大家帮忙指导。在我们的团队里,每个人都是平等对待的,谁想多衡量谁就允许谁多衡量。虽然有些人会犯错误,但谁也无可厚非;虽然有些人会测得慢一点,但没有人着急;虽然会有小摩擦,但小急躁就会搞乱大计划。我们就这样来到这里,心平气和,互相帮助。这就是我们团队的力量。
三。科学一定要细致
俗话说“差之千里”。在测量中尤其如此。无论是点对正还是找平,只要有一点偏差,就会出现很大的误差,甚至出现误差。因此,在进行测量工作时不能马虎。也许,有人想粗略地测量一下就足够了。但通过这样做我们能学到什么?恐怕我只能粗略地测出一个大概的数字。相反,通过细致的测量,你会发现很多导致错误的原因,并在以后尽量避免。仔细测量,您就会明白一个小错误会产生多大的后果。细致的测量会给你敏锐的眼睛,让你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仔细测量是工作。
四。挑战你的耐心
测量工作量非常大,单个现场观测站就能产生大量数据。如果你没有耐心,也许可以通过偷工减料来快速测试。如果您不耐烦,您将不会在数据中找到错误的测量值。如果你没有耐心,你就没有信心再次重做错误的测量。如果你缺乏耐心,面对庞大而复杂的数据,你可能宁愿放弃,而照搬别人计算的结果。事实上,我们的团队不止一次发现测量错误,我们甚至不记得我们重新测量了多少次。因此,可以说我们能够耐心地忍受这种复杂而枯燥的重复性工作。然后得出科学结果。
这就是我实习的总结。我想这就是学习的过程。从书本上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我所学到的东西不仅会从测量课程中受益,而且会从很多方面受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如玉般的美丽。以上四份2022年测绘实习报告总结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测绘实习总结样本模板。谢谢您,对于您的评论。